我们身边,总有那么一些人,让我们感动不已;总有那么一些事,让我们难以忘怀;总有那么一段征程,让我们刻骨铭心;总有那么一种力量,让我们激昂振奋。岁月如歌,让我们珍藏每一段难忘的记忆,感动感悟,砥砺前行。
勇者不惧 仁者不孤
——第五周李登怀校长国旗下讲话(2015.3.30)
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上午好!
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意思是“有智慧的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勇者不惧
勇敢的人不会惧怕人生挫折,也只有勇者才能攀登成功的顶峰,狭路相逢勇者胜。在我们阳安中学,在我们的身边就有这样一位与命运搏斗的勇者。
他先天残疾,却身残志坚,用自己顽强的毅力去刻苦学习,以强大的勇气去面对生活。他就是我们学校高中2013级4班的王颖龙同学。
王颖龙同学因病从小右下肢骨折,走路只能依靠拐杖。从学校到家的路,同学走路用十多分钟,而他,一步步挪回家要一个多小时。随着年龄增长,病情发展,王颖龙现在已经不能行走,脊柱弯曲,胸腔对肺形成压迫,生活不能自理。
但是,王颖龙没有埋怨命运,而是更加坚韧不屈。哪怕再苦再累再难,他坚信读书改变命运,知识就是力量,他从没有放弃上大学的梦想,并孜孜以求,他崇拜霍金用知识造福人类,他努力让自己的学习成绩名列前茅,他说:今后我要用自己的能力养活自己,不想成为家人和社会上的累赘,要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回报社会。
王颖龙同学是敢于同命运搏斗的勇士,他觉得自己像只蜗牛,一步步地在人生路上艰难前行。他蜷缩的身躯像蜗牛的壳,他坚强而不屈服于命运,他乐观而不放弃人生追求,他是一只坚韧的蜗牛。
仁者爱人
同学们、老师们,《论语》里有这样一句话:“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在王颖龙同学的身边,有这么一群助人为乐,甘于奉献的“拐杖队”。
自从王颖龙同学2013年8月30日来阳安中学后,他的身边就有了“爱心拐杖队”。他不能自由行走,但全班64位同学就是他的“双腿”。在高二、四班教室的墙壁上,贴着一张“爱心拐杖队”工作安排表,上面有64个学生的名字,他们自愿照顾王颖龙。以前王颖龙靠拐杖行走,现在他靠老师和同学们的关爱前行。
下课后,同学帮他倒开水,帮他挪位置,稍微活动一下。为了让他坐着舒服,同学们用班费特别定制了一把材质柔软,有扶手,方便他身体倚靠的“爱心座椅”。在王颖龙的5位室友汪勇、李勋、鄢成东、胡志威、徐梓琅看来,照顾王颖龙的生活是他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他们每天背他去教室、回寝室,为他买饭,洗衣,细心周到,不辞辛劳。
学校领导也多次同王颖龙交谈,鼓励他,关心他。班主任陈松柏老师,以及该班科任教师,更是关怀备至,悉心教导。
充满爱心的高二四班让王颖龙更有信心与病魔搏斗,更有信心去实现人生梦想。
仁者不孤
他们的这种正能量也被众多新闻媒体报道并传播,感染了社会上更多的人。
高二四班同学们、老师们的这种正能量也被众多新闻媒体报道并传播,感染了社会上更多的人。
自从2014年10月,简阳电视台报道了王颖龙的情况和身边同学的帮扶事迹后,截至目前,已有资阳日报,资阳电视台,四川人民日报,四川卫视、华西都市报、腾讯新闻等十多家媒体前来我校采访并报道。另外,已有新浪、网易,光明网等数十家重量级新闻媒体转载报道。与此同时,百度搜索“蜗牛男孩王颖龙”几个字,相关搜索结果已达到15000多个。
在媒体报道后不久,相关新闻也引起简阳市昌朝戎副市长的关注,并作出重要批示。
2015年2月1日,简阳人民医院免费为王颖龙体检身体,经过专家会诊并提出治疗建议。
2015年3月24日,资阳市和简阳市残联领导到校看望王颖龙同学,捐赠了轮椅、助行器和现金,并为王颖龙同学后期治疗和升学指明了方向。
2015年3月26日,在“阿里公益天天正能量”第85期评奖中,高2013级4班全体同学荣获正能量一等奖,项目组将为全班同学颁发1万元正能量奖金和正能量证书。当班主任在班上宣布这一喜讯的时候,全班同学同声决定将一万元奖金全部作为王颖龙同学下一步治疗的基金。
2015年3月28日18:30四川卫视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118ccm云顶集团高二四班的爱心‘拐杖队’”作新闻报道。
另外,还有部分社会热心人士主动来我校要求捐款和资助王颖龙同学。特别让我们感动的是,简阳市平窝乡一位五十多岁、不愿留下姓名和地址的中老年人,到校为王颖龙捐款100元,鼓励王颖龙继续加油。
见贤思齐
老师们、同学们,我们要向王颖龙学习,学习他面对人生挫折时,无所畏惧、奋勇向前的勇气;学习他坚强不屈、百折不挠的精神;学习他刻苦学习、笑对人生的态度。王颖龙同学是榜样,激励我们奋发向上!当我们面对困难、挫折和失败时,想到王颖龙同学就会精神倍振、力量倍增,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就会正视、面对、拿下。
我们要向高二、四班的同学们学习,学习他们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精神。学习他们乐于助人,扶危济困的品格。学习他们“崇德尚美,奋发向上”的班队风尚。
我们要感恩社会,感谢媒体的报道和社会力量及时的资助,是这些社会正能量给我们解读了,什么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和谐社会。
老师们,同学们,让我们以王颖龙同学为榜样,弘扬高二四班的爱心“拐杖队”精神,让我们携手奋进,自强不息,追求卓越,让我们学校充满爱的阳光更有温度,让我们的学校更加朝气勃勃,让我们的师生更有理想,让我们的教育更富创造,让我们的校园更加和谐,让我们“崇德尚美,奋发向上”。